您现在的位置> 首页 > 最新评书 > 正文

王德威:爱在蚊疫蔓延时

时间: 2015-06-08 16:26 稿件来源: 凤凰网读书

蚊疫》章缘著
出版社: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: 2015     分类号:I247.57


        在海外的华文文坛里,女性作家的实力一向有目共睹。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,旅美的严歌苓及旅英的虹影,各以她们的小说赢得注目。严歌苓及虹影来自大陆,她们笔下的浮生情事,历史动荡,丰富多姿,极能引人入胜。然而她们刻意营造故事,穿插高潮,也时有过犹不及之虞。相形之下,具有台湾背景的作者,如在法国的郑宝娟,在美国的章缘,则显现了不同的叙事、取材策略。她们以家常,以人生细微面的描写见长。这也许反映了她们所承袭的台湾女性文学传统;但更重要的,她们蛰居海外多年,看得多了,也就见怪不见怪了。平淡中见功夫,是她们的特色。
        章缘以《更衣室的女人》见知台湾及美国文坛,之后的《大水之夜》表现了她再接再厉的决心。章缘的作品初以女性角度观照人生,对情欲流转诡谲幽微处,颇有体会。到了新作《蚊疫》,她已经能扩大她的有情观点,不只写女性,也写男女之间的欲望交错;推而广之,她更有意白描九0年代旅美华人社会的众生相。《蚊疫》是章缘的第一本长篇,开阖之间,颇见经营的苦心,初试身手,成绩已算是极难能可贵。
        《蚊疫》的故事描写两对中年夫妇的婚姻难题。人生到中年,似乎事业、家庭、感情都有了峰回路转的可能,是危机,还是转机,但看个人的智慧与取舍。华人社会已非当年的寒素单纯。像章缘笔下的纽约新华埠,各色人等聚集,你来我往,所形成的风情与世故,其实不亚于台北或上海或香港。她的角色们有的是医生,有的是计算机专家,有的是文化专业人士。他们事业有成,静极思变,于是有了种种有意及无意的脱轨行为。
        这样的情节,坦白说,不算新鲜。多年前的於梨华就凭海外华人的悲欢纪事从《又见棕榈、又见棕櫊》到《考验》,享誉一时。但如前所述,章缘这一型的作者并不以编织故事取胜。她所专注的,毋宁是又一个世代海外华人如何面对人生转折,寻求安顿的方式。如果於梨华所描写的人物还有一种游子过客、去国离乡的身世之感,章缘的人物则在曼哈顿,在法拉盛,在长岛活得理所当然起来。但这其实增加了她写作的难度。面对这么一群「直把他乡作故乡」的男男女女,她必须降低姿态,实事求是的描写他们怎样穿衣吃饭、上班下班,偷情通奸,小奸小坏。日光底下无新事,四海都是中国人。
        我以为就平常写不平常,章缘有的片段可圈可点,有的片段稍嫌平板。故事最重要的象征就是书名所引涉的蚊疫。一九九九年,西尼罗蚊疫病毒侵入美国,在纽约造成恐慌,一时人人自危,却又免不了小题大作的张致。这场虚惊提供章缘一个极佳角度,审视她笔下的男女「免疫力」如何。时疫是有传染性的,蔓延起来,常人不免。而情欲,尤其是积鬰已久的情欲,又何尝不是如此?小说中的旷男怨女因此纷纷沾染了来得急,去得却不快的干系,欲剪还乱,直到尾声,还没有定局。
        以病喻情,当然是小说常见的主题。章缘的《蚊疫》既不是相思病,也不是色情狂。中年人的情事,有那么点来日无多的感伤,也有那么点不堪回首的怅惘,但思前想后,总不脱一股谨小慎微的姿态。小说所分的四章,各以「感染」、「蔓延」、「防治」、「疫情」为名,看得出章缘诊断、检讨「疫」的慧心。但我以为《蚊疫》还是写得太小心。那神秘的西尼罗病毒在书的前半部惊鸿一瞥,之后就逐渐退为背景。想象中,这病毒不论如何无关痛痒,它应该更让我们这群角色借题发挥,成为挥之不去的执念。换句话说,由蚊疫所引起的一种危险而浪漫的「病态」,在小说中只点到为止——真像被蚊子咬了一下似的——而迅速就被「防治」了,读来觉得搔到痒处,却不够过瘾。
        这是章缘的两难。写平常里的不平常,她游走在细火慢炖的现实人生,以及隐于其下、一触即发的躁动不安间。她「发明」了一只又一只的蚊子,或是文字,嗡嗡的搅扰太平盛世,突然让人人自危起来。但小说中的危机感还嫌太清楚,太有迹可寻。这倒使我怀念章缘在《更衣室的女人》中,那样处理情欲的不可捉摸,或《大水之夜》中,那样创造情欲(及权力)的诡秘寓言。话说回来,作为章缘的第一本长篇,《蚊疫》处处显示她经营场景,调度人物、叙事的能力。长篇小说的操作决不似短篇一般,想来章缘现在应该了然于心了。有了《蚊疫》所打下坚实的基础 ,她应如自序所言,「可以安心进入中年」,作个成熟的小说家。《蚊疫》写得有心,也极其用心,我因此极为乐意推荐这本小说。
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上一条:他为灵魂生存 ——《跨越国界的托尔斯泰》 下一条:互联网时代 变换的时代

公告栏The activities

主管单位:保护区、姑苏区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委员会            主办单位:姑苏区图书馆             版权所有:姑苏区图书馆